【面试篇】这些年面试考察内容的变化趋势
在 2022 年之前,互联网各方面行情比较好,所以求职会比较容易,特别是 2017年,2018 年啥的,哪怕是培训班出来的,简单准备下面试都能够拿到 Offer 了。
但是到了 2022 年以及之后,市场行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狼多肉少,面试难度大大增加,而且面试考察内容这块,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总体变化趋势有点像 国外面试模式 那套发展,下面我们来详细说明一下具体是怎么个变化法。
八股文考察越来越灵活
这里先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八股文,所谓八股文就是指诸如 计算机基础,语言基础,中间件,数据库等各方面的知识,因为这块的知识特别特别多,而且面试官又问的特别广泛,从而需要我们去背诵很多很多的知识点,所以大家称之为八股文。
在最开始校招面试的时候,面试官主要就是问语言基础,计算机基础,数据库,Redis 以及一些框架基础,所以准备起来也会好准备一些。
但是后面随着竞争越来越大,信息差越来越少,大家早早就提前准备了这些内容,基本大家这块都背的比较熟悉,于是为了面试更加有区分度,面试官开始问各种分布式,高并发,JDK 源码,故障排查的知识,这块知识普遍比较难学,不好理解,需要基础比较好才能掌握好。
不过,国内背诵这块普遍很强,所以哪怕问这么多内容,大家还是能够把他们背起来,而且很多其实代码能力很差,全靠硬背。
所以呢,现在很多中大厂在面试考察八股文的时候,会问的比较灵活,比如对于一个问题,它会换一种形式问你,有些人如果不理解这个知识点,可能就蒙圈了,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。
这还不够,面试官们还会对于你回答,不停着拷打,各种方式深入追问这个问题,那如果你仅仅只是背诵的话,肯定是招架不住这种拷问的。
也就是说,就目前的面试环境,如果你要面比较好的公司,只会背诵是不行的,必须得理解这个知识点,之后再去背。
手撕算法占比越来越大
所谓手撕算法,就是面试官看着你写算法题。
在以前的话,可能只有大厂才会让你写算法题,一般中小厂就直接问你八股文和项目的内容,算法问的不多。
但是现在,稍微知名一点的公司,大部分都会出一两道算法题让你来写,而互联网大厂,大部分每一轮都会考察你算法,有些甚至一场面试还考察你两道算法。
而且算法权重也越来越高,比如给你一道算法,你写的一塌糊涂,可能就直接挂了。
所以呢,在如今的面试中,如果你想要卷入好一点的公司,刷题是必须的了。
其实在外企大厂,比如微软啊,谷歌啊,他们面试考察,考的最多的就是写算法题了,因为算法题比较灵活,不像八股文那样可以硬背诵。
所以这些外企大厂就觉得,如果你能够把这些算法题写出来,那么你的 Coding 能力大概率不会差的哪去,哪怕现在不强,稍微培养培养,进步也会很快。
所以我们可以看到,其实国内大厂的面试,有点越来越像大厂外企的面试,刷题依然成为进入大厂的敲门砖。
项目场景题越来越多
在以前,可能就大概问一下你的项目某个功能是怎么实现的,让你讲一下细节,如果你能够回答出来就让你过了。
但是现在则越来越往面试造轮船的趋势发展,就是不仅会问你项目细节,还会问你为啥这样实现,有啥优缺点,了解过其他技术方案吗?如果突然流量非常大,该怎么办?反正扯着扯着就会扯到各种分布式,高并发,分库分表之类的。
如果你基础不扎实,以及没有准备好各方面的内容,根本扛不住,而且还会问你系统设计题,就是给你一个场景,让你设计一个系统,并且要求你这个系统要尽量能够扛住海量用户的访问。
这是面试最难的一个模块,因为它特别综合,普通人复习八股文已经够呛了,哪有时间来研究这些场景题,所以这也是为啥技术岗求职,需要早早准备。
其实这个项目场景题,也是和算法一样,越来越趋向于国外大厂的系统设计。
在国外大厂中,面试主要考察算法 + 系统设计这两块的内容,而国内,最近几年,这两块的考察占比也是越来越高,而且以后也只会越来越高。
当然,一般也是面试知名中大厂才会问这些,如果你面小厂啊,或者央国企啊,基本就不怎么问这些了,考察相对简单。
总结
总的来说,这些年面试考察内容的变化趋势,就是越来越像国外大厂那种面试方式了,也就是算法 + 系统设计考察越来越多,而这两块又比较难,很难短时间内提升,更多的还是靠平时的积累。
当然,比起国外大厂面试,国内大厂是更难的,因为国内还会问你一堆八股文,你还得花很多很多时间准备这些八股文,当然,项目场景题的背后,其实也是考察八股文的灵活运用,如果你这些八股文都不大懂,那项目场景题更加不懂了。
最后就是,想要成功应付国内中大厂面试,那么就最好是早早就去准备八股文,算法,项目这三大块的内容,否则,你面试很难扛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