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面试实战篇】如何回答面试官问题
如何回答面试官问题
虽然之前的章节中,我讲过回答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答出一个 why,但是很多人可能依然不知道怎么回答,怎么去回答出一个 why,所以在接下来的章节里,我会先跟大家说一些回答的原则,之后通过实战案例给大家做一些参考。
原则一:流畅第一
回答面试题的首要原则,就是要流畅,有了流畅,我们再去考虑其他。
作为一个面试官,如果你说话断断续续,这会让人听起来很痛苦,甚至不知道你说了什么,当然,他可能并不会去打断你,只是不知道你说了什么。
比如在我之前带过的学生里,部分学生在模拟面试的时候,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面试题,自己断断续续回答了一大堆,我反正是听的很痛苦,说一句想一会。
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流畅表达,那你可以考虑就简单说一句,直接给出答案,不说太多,等着面试官问就行。
那有人可能会说,我这也没啥经验,该如何让自己流畅表达呢?
我的答案是:刻意练习。
你可以找个十几道题,自己针对这些题去录音回答,直到把这十几道题都回答的很顺畅,那你对其他很多题,也可以顺畅回答了。
总之,对于面试,我们的第一原则就是流畅。
原则二:有逻辑非常重要
有了流畅,这还不够,我们还需要有逻辑,特别是针对一些面试官可能也不大清楚的问题,如果你能够流畅 + 有逻辑,让他听起来很舒服,让他听懂了,那么将是大大加分。
千万别,东一句,西一句,如果面试官本身对这个问题很懂,那么还可能知道你在说啥,否则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啥。
所以呢,我们在回答事,上下文一定要有所联系,最好是可以 层层递进,从一个知识点,引出另外一个知识点,就像我们平时看一些书籍,很多知识点都是有关联的,比如一开始是采用 版本1 的方案,后面又采用了版本2,再后面有选择了版本3。
我们就可以试着,从版本1到版本3这个演化过程,给说一遍。
当然,这个过程除了有上下文逻辑之外,也要保证原则一的流畅性。
原则三:控制时长
上面我们说了,介绍一个知识点时,我们要有逻辑,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讲,一步一步推演到最复杂的方案,这样可以让别人听起来很爽。
不过呢,我们也需要控制时常,毕竟一场面试也就四五十分钟,我们总不能,在一个问题上讲了十几分钟,所以对于一些该屏蔽的细节,我们需要屏蔽掉。
我这么说或许大家不好理解,这个主要是一个共识问题,有时候需要你自己去领悟,比如对于这个知识点,现在已经演化到了版本 10 了。
我们在回答的时候,就不要从版本1开始回答起来了,因为有一些知识点,已经人尽皆知了,或许我们可以从版本8开始推演,而不是,把那些大家都很懂的知识,也推演了一遍,这样意义不大,面试官听着也会烦。
一般来说,对于一个问题,回答时间可以控制在四五分钟之内;当然,有时候面试官也会主动打断你,而有些面试官则不会打断你。
原则四:越简单的问题,越要琢磨好回答模版
在面试官,有一些问题,基本80%的面试都会出现,比如 进程的通信方式有哪些,进程和线程有什么区别,等等。
对于这种简单而又百问不烂的问题,我们如果要拿到分数,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,你要做的,不是简单粗暴给出答案,而是更要精心去准备一个回答模版,给出一个和其他人不同的答案,不同的理解,只有这样,你才能真正加分。
否则就是,你回答出来了,面试不扣分,但是也不加分,因为本来就很简单;而如果你没有回答出来,那就是大大扣分,面试官觉得你连这么简单的基础问题都不懂。
说实话,反正对于这些简单的问题,我觉得很多人反而是没有真正理解的,更多的还是粗暴去背诵,就比如 进程和线程有什么区别 这道题,我相信很多人并不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,所以在回答的时候,也是按照网上千篇一律的答案。
我反正是觉得,对于这种越是简单的问题,我们越要去剖析出他们的底层原理,这样回答的时候,我们可以很好回答出我们的理解。
这种问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,这意味着,我们的提前准备很大概率会用上,所以我们的时间投入也会很值得。
总结
当然,在真实的问题回答中,我们也是需要灵活多变的,比如有些是很具体的问题,面试官需要你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即可;二有些是很泛的问题,面试官就抛一个话题给你,让你自己去说。
所以呢,接下来我会出给出一些实战案例给大家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