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述二叉树的存储方式 ?

参考回答

二叉树的存储方式主要有两种:链式存储顺序存储

  1. 链式存储:在链式存储方式中,每个节点存储数据和指向左右子节点的指针。每个节点通常有三个部分:
    • 数据部分(存储节点的值)
    • 左子节点指针(指向左子节点)
    • 右子节点指针(指向右子节点)

    链式存储的优点是动态分配内存,灵活性高,适合于节点数不确定、结构不固定的二叉树。缺点是需要额外的指针空间,浪费内存。

  2. 顺序存储:顺序存储方式通过数组来表示二叉树。树的节点按层次顺序存储在数组中,节点的索引与树的结构之间存在映射关系。对于一个节点在数组中的索引 ( i ):

    • 左子节点索引为 ( 2i + 1 )
    • 右子节点索引为 ( 2i + 2 )
    • 父节点索引为 ( \lfloor (i-1)/2 \rfloor )

    顺序存储的优点是内存访问顺序紧凑,空间开销较小。缺点是数组的大小固定,二叉树的大小如果不断变化会导致空间浪费。

详细讲解与拓展

1. 链式存储

在链式存储方式中,二叉树的每个节点都是一个对象,包含三个部分:
数据部分:保存节点的值。
左子节点指针:指向该节点的左子节点,如果没有左子节点,则指向空(NULL)。
右子节点指针:指向该节点的右子节点,如果没有右子节点,则指向空(NULL)。

链式存储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。因为每个节点可以动态分配内存,树的结构可以随着节点的增减而动态变化,不会浪费空间。然而,由于每个节点需要存储两个指针,因此会增加内存开销。

应用场景:链式存储适用于节点数不确定、结构不固定的情况,特别是在插入和删除频繁的情况下,如树结构的动态变化。

2. 顺序存储

顺序存储方式通过数组来存储二叉树。对于一颗高度为 ( h ) 的二叉树,数组的长度最多为 ( 2^h – 1 )(完全二叉树的节点数)。节点的排列是按照层序进行的,即从上到下,从左到右。

  • 父子关系映射
    • 节点 ( i ) 的左子节点索引为 ( 2i + 1 )
    • 节点 ( i ) 的右子节点索引为 ( 2i + 2 )
    • 节点 ( i ) 的父节点索引为 ( \lfloor (i-1)/2 \rfloor )

顺序存储的优点是内存访问顺序紧凑,空间开销小,且数组可以利用缓存,提高存取效率。缺点是数组大小必须预先确定,且树的节点数目变化时可能导致浪费空间或无法扩展。

应用场景:顺序存储适合于节点数确定且固定的二叉树,如完全二叉树、二叉堆等数据结构。

总结

二叉树的存储方式有链式存储和顺序存储两种。链式存储通过指针来表示树的结构,具有较大的灵活性,适合于结构动态变化的情况;顺序存储通过数组来表示树的结构,内存访问紧凑,适合节点数固定的情况。两者各有优缺点,选择存储方式通常依赖于应用场景的需求。

发表评论

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