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述Linux df用法 查看文件系统硬盘使用情况?
参考回答
在 Linux 中,使用 df
命令查看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。其基本用法如下:
-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:
df
该命令会显示所有挂载的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,包括总容量、已用容量、可用容量等信息。
-
查看详细信息:
df -h
使用
-h
(human-readable)选项,可以以更易读的格式(如 KB、MB、GB)显示磁盘使用情况。
详细讲解与拓展
df
(disk free)命令用于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。下面是更详细的解释和常用选项的介绍:
- 基本用法:
- 运行
df
命令时,默认会显示每个挂载的文件系统的信息,包括总空间、已用空间、剩余空间以及挂载点。
示例:
df
输出示例:
文件系统 1K-块 已用 可用 已用% 挂载点 /dev/sda1 10240000 5000000 5240000 50% / /dev/sdb1 20480000 8000000 12000000 40% /home
- 运行
- 输出字段解释:
1K-块
:文件系统的总大小(单位为 1KB)。已用
:已使用的空间大小。可用
:剩余的可用空间大小。已用%
:已使用的空间比例。挂载点
:文件系统挂载的位置。
- 易读格式:
- 使用
-h
选项来让输出更易于理解,显示为人类可读的格式(例如 KB、MB、GB 等)。
示例:
df -h
输出示例:
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% 挂载点 /dev/sda1 10G 5G 5G 50% / /dev/sdb1 20G 8G 12G 40% /home
- 使用
- 查看特定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:
- 可以指定查看某个特定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。通过指定文件系统或挂载点来限制输出。
示例:
查看/home
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:df /home
- 查看 inode 使用情况:
- 如果想查看 inode(文件索引节点)的使用情况,可以使用
-i
选项。Inode 用于存储文件的元数据(如权限、所有者等),查看 inode 使用情况有助于判断文件系统的文件数量是否达到限制。
示例:
df -i
输出示例:
文件系统 Inode 已用 可用 已用% 挂载点 /dev/sda1 1000000 500000 500000 50% / /dev/sdb1 2000000 800000 1200000 40% /home
- 如果想查看 inode(文件索引节点)的使用情况,可以使用
- 显示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:
- 使用
-t
选项可以指定显示某一类型的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。
示例:
显示所有 ext4 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:df -t ext4
- 使用
- 显示所有挂载的文件系统:
- 默认情况下,
df
只显示挂载的文件系统。如果想查看所有文件系统的信息(包括虚拟文件系统等),可以使用-a
选项。
示例:
df -a
- 默认情况下,
总结:
– df
命令用于查看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,显示每个文件系统的总容量、已用容量、可用容量和挂载点。
– 常用选项包括 -h
(以易读格式显示)、-i
(查看 inode 使用情况)、-t
(显示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)。